以人为本,告别一到厨房就晕头转向!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功能主义家庭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人体工程学被用来设计室内空间,主要是尽可能节省和利用厨房空间。一般根据户型情况,厨房布局大多设计为L型、U型、岛型、一字型。L型厨房充分利用转角,形成取、洗切、烹工作区三角是最常见的厨房布局,空间利用率高尤其适合长方形和小户型厨房。
U型布局一般呈正方形橱柜靠三面墙布置,想要打造U型厨房,面积要足够大,在布局三个功能区时以水槽为中心的清洁区一般放在最短边且U型中间的活动区域要留出一定的距离。千万不能为了过分追求储物性能而导致厨房过道太窄。
岛台型厨房一般常见于开放式厨房的设计中通常是将清洗区单独设置为岛台与另外两个区域形成黄金三角区。既可以弥补开放式厨房收纳空间不足又放大了温馨互动的家庭氛围。
适应“人体工学”的厨房尺度设计
1.操作区宽度:水槽灶台可根据用具宽度需注意烹饪区靠墙边距预留。一般双灶台右侧灶头使用频率较高。
当灶具右侧靠墙应避免胳膊撞墙边距≥200mm,当灶具左侧靠墙≥100mm即可(具体根据使用习惯);站姿肘宽,确定切配区宽度,考虑到物品放置切配区宽度需要≥600mm,舒适宽度则在750mm左右。
2. 收纳高度:立姿举手高,确定物品收纳高度极限2100-2250mm;立姿眼高确定物品最佳收纳范围1550-1650mm。吊柜区:1550-2250mm太高不易拿取,太低会碰头;操作区:950-1550mm存取最方便,家电好打开;地柜区≤950mm减少弯腰,常用抽屉柜。
3. 厨房过道进深:通过胸厚确定过道进深,单人操作时尺寸为胸厚+抬肘宽度,即300+150=450mm;双人操作尺寸为单人胸厚+抬肘宽度+单人肩宽,即300+150+600=1050mm。
家居设计以“人”为尺度,以“生活”为核心,遵循核心三角区布局,合理舒适的操作区,方便操作的收纳高度,还能不好用吗?